中國發展網訊 魯利韋、石培璋、記者羅勉報道從汕頭市有關方面了解到,2024年,汕頭城鎮新增就業人數超4.4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與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兩個關鍵數據也雙雙超額完成預定目標——這份亮眼的民生“答卷”,彰顯了汕頭市在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堅實步伐和驕人成效。
汕頭市以精準施策為引領,緩解就業結構性矛盾為強勁雙翼,不僅促進了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效銜接,更繪就了一幅生機勃勃、民生幸福的新時代就業畫卷,2024年,汕頭市城鎮新增就業完成省任務138.6%;失業人員再就業逾2.2萬人,完成年度任務112.8%;截至11月底,我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65.36萬人,比去年底增長2.69%。高校畢業生就業總體平穩,離校未就業畢業生的就業率超過90%。截至12月份,汕頭市脫貧勞動力已就業3.3萬人,就業率99.24%。
汕頭市面對日益增長的就業需求和多元化的就業結構,推出了一系列創新性的保障民生新舉措,旨在打造“家門口”就業圈。為了促進就業市場供需精準對接,市人社部門深入企業、高校和社區,廣泛收集用工信息和求職需求,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搭建起了高效便捷的供需對接平臺。同時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通過搭建供需對接平臺、優化用工服務等措施,促進了勞動力資源的有效配置,并全方位搭建勞動者和用工企業“雙向奔赴”橋梁,有效解決了企業“招工難”和務工人員“難就業”兩大難題。
去年以來,汕頭市澄海區共培養數控操作專業學員32名,并成功輸送至高德斯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廣東德信模鋼實業有限公司等多家玩具產業制造企業。為了助推澄海玩具產業轉型升級,打造全球競爭力千億級玩具產業集群,我市以玩具產業需求為導向,聚焦新質生產力發展趨勢,增設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電子商務師、玩具設計師、人工智能訓練師等工種,同時也積極推動培訓學校與企業建立定向培訓合作機制。
2024年,汕頭市共舉辦了197場線上線下招聘會,吸引了7163家次企業參與,提供了17萬個次就業崗位,服務求職人員達到了33.11萬人次。其中,直播帶崗活動更是受到了廣泛歡迎,觀看人數達到了14.66萬人次,促成投遞應聘意向簡歷5.52萬人次。創新的服務模式不僅提高了招聘效率,也極大地提升了求職者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從汕頭市金平區的非遺系列活動,到濠江區的“東湖菊花”全產業鏈發展;從澄海區的獅頭鵝現代農業產業園,到潮陽區的英歌隊文化推廣;從潮南區的紡織服裝產業人才培育,到南澳縣的“粵菜師傅”技能競賽……階段來,汕頭市各區縣人才驛站以特色活動為抓手,促進人才與產業深度融合,助力地方經濟蓬勃發展。
今年以來,在廣東省委組織部、省人社廳的統籌指導下,汕頭市全面貫徹落實省關于推進人才驛站優化提升部署要求,致力于打造一批實體化、功能化、標準化的人才驛站,市、區、鎮三級人才驛站建設運營扎實推進,人才服務網絡基本形成,為我市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以人才振興賦能“百千萬工程”。汕頭市人才驛站在省年度人才驛站評估中獲評“優秀”等次,成為汕頭市人才工作的一張亮麗名片。
通過資源整合、共享,開展靈活多樣的人才活動,人才驛站幫助用人單位柔性引進緊缺急需人才;發布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人才需求信息和各項人才政策;開展人才與產業項目對接活動,幫助實現技術咨詢、成果轉化、項目合作;舉辦人才產業論壇、人才專家聯誼會、人才創新創業交流會等,為人才提供溝通交流平臺。
汕頭市人才驛站不僅成為人才引進的“強磁場”,更是人才成長的“加速器”。在這里,人才與產業實現了無縫對接,一批批優秀人才在汕頭的廣闊天地中大展拳腳,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未來,汕頭市將繼續深化人才驛站建設,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務實的舉措,吸引更多人才來汕創業就業,共同書寫汕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數據顯示,汕頭市人才驛站總站已整合優化37家單位的公共服務事項,為高層次人才提供18類47項服務,進站人才服務滿意度高達100%。各級人才驛站今年以來共舉辦人才活動497場,線上線下參與人數達5萬余人次,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1397人次,促成簽約項目118個。
▲此文章圖文來源:中國發展改革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