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汕尾這座擁有甲子英歌文化符號和鮮明地域特色的城市里,音樂與文化如水乳交融,滋養著一代代人的心靈。8歲的林昱臻,正是這片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一顆鋼琴新星。今年,他將以一曲《第一塞北舞曲—社火》登上“星海灣樂杯”的舞臺,用琴聲回應“灣樂響灣區”的召喚,也用屬于他自己的方式,書寫著汕尾的文化標識。

四歲那年,林昱臻的指尖第一次輕觸琴鍵。誰也沒有想到,這個連琴凳都坐不穩的孩子,竟在短短幾天內就能背下別的孩子需練習一周的簡單曲調?!八麑σ魳返拿舾蟹路鹋c生俱來,”母親回憶道。正是這份天賦,讓家人決定陪他走上這條充滿挑戰卻也熠熠生輝的學琴之路。
五歲時,林昱臻遇到了現任鋼琴教師彭老師。這位以嚴謹著稱的老師沒有急于推進進度,而是從最基礎的“吊臂”、“立手指”開始,像雕琢玉石般打磨他的基本功?!颁撉偃缃ㄖ?,地基不牢,樓再高也會搖搖欲墜,”彭老師這樣說。那半年里,林昱臻日復一日地練習高抬指、放松手臂,甚至在吃飯、坐車時也不忘比劃手型。
2022年,剛滿五歲的他第一次登上大賽舞臺,在第四屆“廣東鋼琴學會杯”青少年鋼琴大賽汕尾賽區中獲幼兒組三等獎。賽后他問母親:“為什么別人彈得比我快?”這個提問讓母親至今動容:“那一刻我知道,他是在真正思考音樂,而不只是追求名次。”
此后三年,林昱臻的名字開始頻繁閃耀于各類鋼琴賽事。2023年廣東省粵東地區首屆鋼琴公開賽,他一人橫掃六項獎項;2024年博蘭斯勒國際音樂節暨德國隆尼施國際鋼琴大賽中他獲二等獎;2025年粵東第二屆鋼琴公開賽,他更是從半決賽兒童B組“銀獎”逆襲總決賽“金獎”。彭老師坦言:“如果他練習時間更充分,成績還會更出色。但他從不功利,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實?!?/span>

比賽,是林昱臻快速成長的催化劑。每經歷一次賽事,他對音樂的理解就更深一層。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那份超乎年齡的從容——一坐上琴凳便能瞬間進入狀態。這背后,是每天雷打不動的練習,是彭老師對手型、樂句甚至單個音符的極致打磨。有一次候場時,他輕聲感慨:“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句老話,從他口中說出,格外真摯。
鋼琴之外,林昱臻同樣是一名自律且全面發展的少年。在學校,他是“學習標兵”、“十佳少年”;在圍棋賽中,他是屢獲獎項的小棋手。他說黑白棋局中的布局思維,與鋼琴曲中的結構邏輯異曲同工,都讓他著迷。
如今,他正在練習《第一塞北舞曲—社火》——一首充滿北方民俗氣息的作品。他希望能借此曲在“星海灣樂杯”中展現汕尾少年與灣區文化共鳴、與傳統對話的音樂態度。而未來,他還想挑戰《土耳其進行曲》《克羅地亞狂想曲》,以及更多打動心靈的作品。
從汕尾到灣區,從琴房到舞臺,林昱臻用黑白鍵鋪就他的夢想之路。他說音樂讓他快樂,而比賽讓他看見更廣闊的世界。在這片“灣樂”正響的土地上,這位八歲少年正以沉穩的指法和純凈的熱愛,奏出屬于這個時代、也屬于汕尾的文化回響。
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廖黎明
▲此文章圖文來源:廣州日報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