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湫寶塔
細如線口感佳的潮汕地區普寧面線。
普寧面線是潮汕地區普寧特有的食品。
面線,顧名思義,是細如線口感妙的面條。面線迄今未見由大規模的工廠化生產,普遍由半機械化的專門作坊制作,據說,質量仍以手工制作的為最好。因制作時采用優質小麥粉面添加適量的鹽,吃起來口感柔韌咸香。
在家鄉,親戚朋友來家里做客,炒一碟面線,再滾一碗肉湯,既方便,又節儉,卻可以算是盛情款待了。由于在方言中“長面”與“長命”聲韻相近,人們圖其吉利意頭,逢年過節炒面線,生辰壽宴更少不了炒面線。記得當年為慶賀五叔公“留尊長”(蓄須),堂叔宴請親人,居然買下了100斤面線。平時,給親朋送一兩束面線,不算厚禮,也算一份心意了。由此可見普寧面線在潮汕人心目中的地位。
以前,信息閉塞,運輸不便,潮汕地區十來個縣市以外,其他地區沒有多少人認識面線。回鄉探親時,我曾經帶些面線到外地贈送親朋好友,以為凡人皆懂烹煮,忽略了傳授方法,結果鬧出許多小插曲。一位溫姓女同事吃了我給的面線后,皺著眉頭說:“我僅僅下了那么一點點鹽,咋就那么咸啦?”笑得我直不起腰來。也難怪,面條的諸多品種中包括堿水面、雞蛋面、拉面甚至速食面等,只有普寧面線是咸的。吸取了教訓,我把面線送給一位韓姓男同事時,特地叮囑他先用開水燙一燙,撈到篩子上用冷水沖一沖,然后加些韭菜、芹菜等炒一炒。誰知,過后他告訴我:“變成一坨面團了。”原來他對我的話囫圇吞棗,以為面線是生的,硬在開水里煮到爛熟了才撈起來!還有一位年輕人把舍不得吃的面線給糟蹋了——發霉!
其實,面線制作過程經過了蒸熟、晾曬工序,晾曬時掌握干濕適中、柔順軟綿的程度,放在恒溫底下是比較容易長霉的。現在有冰箱、冷藏柜,當然便于長時間保藏。改革開放以來,交通運輸業、物流產業迅猛發展,廣州、深圳和香港市場隨處可以見到普寧面線的蹤影,它深得廣大市民的喜愛。時至今日,作為家庭日常食品,作為饋贈親友的禮品,普寧面線還是很受歡迎的。
![]() |
![]() |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