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茶派生的潮汕俗語
正月十二:奔轎“狂歡節”
西方有奔牛節,而在汕頭澄海農村地區則有奔轎的習俗。兩者的共通之處,是“擁擠的狂歡”。不同之處,前者放出的是奔牛,而后者扛出的是一頂轎子。昨前兩日,記者在汕頭澄海區鴻溝鄉見證了這一場面。
鴻溝鄉的主村道,彎曲蔓延過千米。下午1時許,村道上的人慢慢多了起來。這其中,還有些只穿襪子不穿鞋子的男青年。村民告訴記者,他們就是今天的“轎夫”,等會兒要抬起裝有神像的轎子在人群里沖刺。有些男孩子則早早地坐到了村道上的一棵大榕樹上。
下午2時剛過,四周都是涌來的人群,直到把這條主村道塞滿。過萬人把一條小巷子擠得水泄不通不說,連房頂、墻上、樹上都站滿了人。
突然,一個10多歲的男孩拎著一個水桶從遠處的人群里沖將出來,一邊跑一邊用手里的樹枝沾上水往前潑。這是“狂歡”的開始,這個孩子經過的就是轎子要走的路線。
鞭炮聲、鑼聲不時響起,突然,遠處的人們振臂歡呼起來,幾個精壯的小伙子肩扛一頂轎子硬是從那密不通風的人群里沖出來,就一口煙的工夫便從遠處沖到了眼前。
被沖開擠往兩側的人群歡笑、吆喝,然后迅速又恢復了擁擠。人群中間不斷有小伙子沖出去幫著“轎夫”出把力,推上轎子一把,更是增添了熱鬧的氣氛。轎子所過之處,如同奔牛入海,跑者喘、觀者笑,皆酣暢淋漓。這一頂轎子剛過,另一頂轎子又到了眼前,不多會工夫就有數頂轎子沖將過去。
而這樣的扛轎賽跑,要進行好幾輪,就如同一次接力賽。觀眾總是擁擠到下一次的“賽道”之上,等待再一次的“狂歡”。跑完轎子,則是各村的化妝隊伍、雜耍鑼鼓的隊伍,熱鬧喧天。
這也預示著一天的狂歡告一段落,活動持續到傍晚方散,觀者各自言笑回鄉。
上圖:扛轎者均穿軟襪,六七人撥開人群奔跑。
![]() |
![]() |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