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茶派生的潮汕俗語
潮劇是潮汕文化寶庫中的一朵璀璨的奇葩,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潮劇的唱詞,大多是經(jīng)過精心提煉的、詩化了的語言,因此從某種角度來說,唱詞就是劇詩;詩化了的唱詞更能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人物內(nèi)心活動和思想感情。
唱詞來源于詩歌,押韻是增強唱詞音樂性的重要手段,又能使唱詞聲調(diào)和諧,方便演練和記憶。因此,從編劇到演唱,都必須嚴(yán)格遵循潮劇的押韻規(guī)則;否則將會使唱詞有曲無韻,缺乏字音的和諧,降低了潮劇特有風(fēng)韻。筆者喜歡聽潮曲,雖涉獵不廣,但發(fā)現(xiàn)在當(dāng)今諸多的潮劇唱詞中脫韻的卻是不少。什么是脫韻呢?脫韻就是不押韻,也叫出韻和拗韻。押韻是我們?nèi)粘Kf的“甲句”、“合念”。 如一些朋友是這樣吟讀孟郊《游子吟》的:“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依1 i1)。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哥威1 gui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何威1 hui1)?!边@樣讀“衣”字便脫韻了。韻腳字“歸”、“暉” 是押“威”韻,所以“衣” 字必須采用《中原音韻》(《中原音韻》是我國最早出現(xiàn)的一部曲韻著作,元代周德清著,是代表近代官話的韻書,也是劇本編寫用韻規(guī)范的工具書。)的讀音,讀“衣”(威1 ui1)這就是押韻。在創(chuàng)作潮劇唱詞時,應(yīng)力求押韻,演唱時更不能忽視。洪潮老師1990年編著的《潮劇字韻》以及李宏新老師于2010年編著的《潮韻》都對此有專門的論述。
編劇為了藝術(shù)完美,其唱詞均盡量追求押韻。我們在演唱時必須把字音押韻讀準(zhǔn),才能體現(xiàn)出唱詞的音韻美;不能隨心所欲,認(rèn)為人們聽懂就行。如果忽略字音的押韻,其韻律美感將會大打折扣。洪潮老師在其《潮劇字韻》中提到:“作者作詞無韻或拗韻,演唱吐字不清或發(fā)音不準(zhǔn),演者縱有一副很好的嗓子,曲調(diào)編得再好聽,可是有曲無韻,有音無字,那就同單弦拉戲一樣了?!?/span>
唱詞脫韻現(xiàn)象主要有三種:
一是劇本唱詞脫韻;一些編劇未嚴(yán)格遵循幾百年來潮劇藝人們規(guī)范起來的統(tǒng)一語音(也稱戲話)。“戲話” 是選取潮汕各地最適合戲劇的語音匯集而成,極具權(quán)威性,潮劇界誰都得遵循。如果編劇用上了地域語音(俗稱土音)的字眼押韻,將會導(dǎo)致唱詞脫韻。出現(xiàn)這種情況我們不能接受,更不能將差就錯,必須合理改動韻腳字。如《秦鳳蘭》中的唱段:“可嘆慈娘先喪世,丟下俺父女孤苦伶仃(刀英1 dêng1),月娥命何苦?生來逢逆境(哥英2 gêng2),忍不住風(fēng)寒露冷,受不盡萬苦千辛(思因1 sing1)。拋頭露臉遭顛沛,教人怎不淚漣(羅央 5 liang5)?!?唱詞中的韻腳字“仃”、“境”是“英”韻,“辛”是“因”韻,“漣”是“央”韻,“英”韻與“因”韻、“央”韻不同部,唱起來很不和諧,無法押韻。若把“受不盡萬苦千辛(思因1 sing1)”試改為“受不盡跋涉苦情(此英1 cêng1)”,把“教人怎不淚漣(羅央5 liang5)”試改為“教人怎不淚零(羅英1 lêng5)”, 這樣修改后“仃”、“境”、“情”、“零” 同是“英”韻的韻管字,唱起來便十分和諧。
二是劇本采用《中原音韻》作韻腳字,一些演唱者沒有遵照編劇者的用意,而唱脫韻。如:潮語歌曲《家住榕江邊》“家住榕江邊(波央1 biang1),清清江水潤心田(妥央5 tiang5)。啊!江水;江水流傳著迷人故事,江水流過金色童年(挪央5 niang5)?!表嵞_字“邊”、“田”、“年” 是押“央”韻,所以在這里的“田”字應(yīng)采用《中原音韻》唱(妥央5 tiang5),不能唱(此安5 cang5),“年”字應(yīng)唱(挪央5 niang5),不能唱(挪丸5 nin5)。
《遼宋情緣》唱段的“北國風(fēng)情別有致(刀衣3 di3),宮廷歌舞世間奇(戈衣5 ki5)。 妻嬌兒慧長相伴,錦衣玉食度歲年(挪衣5 i5)。”三個韻腳字“致”、“奇”、“年” 都屬“衣”韻的韻管字,押韻效果相當(dāng)好,在“衣”韻中的“年”字只能唱(挪衣5 ni5),在這里不可采用《中原音韻》唱“年”(挪央5 niang5)。
三是讀錯音,潮汕方言有些字是一字多音,如“天” 可讀(妥央1 tiang1)、也可讀(妥丸1 tin1)、“邊” 可讀(波央1 biang1),也可讀(波丸1 bin1)。碰到一字多音的字作韻腳字時,應(yīng)縱觀唱段唱詞用的是哪個韻部,從而決定該韻應(yīng)唱什么音。如果沒有看清韻部全局,隨意選音,便會造成脫韻。
如《告親夫》唱詞“誓言猶在耳,腳下有地上有天(妥央1 tiang1),公子呀!切莫錦帆飛去無歸日,撇卻幽閨女嬋娟(哥央1 giang1)。”韻腳字“天”字和“娟”字是押央韻。在這里的“天”字只能唱(妥央1 tiang1),不能唱(妥丸1 tin1),否則就脫韻了。
《趙氏孤兒》唱段的“嘆趙家,三世豐功嵌勒石。誰料到,萬家不識無名碑(波衣1 bi1)。哎公公呀,你秉忠諫諍刀加頸,如今忠魂歸何地(刀衣7 di7)?趙家滅門成絕戶,無計復(fù)仇徒怨天(妥丸1 tin1)?!表嵞_字“碑”、“地”、“天” 是押“衣”韻和“丸”韻,兩個韻是同部,通押起來很和諧。在這里押“衣”韻的“天”字只能唱(妥丸1 tin1),不能唱(妥央1 tiang1),不然也就脫韻了。
《張春郎削發(fā)》中的“你道春郎上京去賠禮(羅衣2 li2),可與公主來團圓(丸5 in5)。須勸你弟消消氣(戈衣3 ki3),恁想的全是天外天(妥丸1 tin1)。想公主伊有權(quán)又有勢(思衣3 si3),未必就有情和義(俄衣6 ngi6)。隨心所欲一招手,千萬駙馬到身邊(波丸1 bin1)。”唱段的韻腳是押“衣”韻和“丸”韻,音調(diào)很和諧。在這里押“丸”韻的“天” 字只可唱(妥丸1 tin1),不能唱(妥央1 tiang1),“邊”字只可唱(波丸1 bin1),不能唱 (波央1 biang1)。
《告親夫》中的“送別哪堪雙淚懸(何央5 hiang5),殷勤舉盞敬君前(此央5 ciang5)。郎舟未離青柳下,妾心先在白云邊(波央1 iang1)?!背~是押“央”韻,在這里“邊”字只可唱(波央1 biang1),不可唱(波丸1 bin1)。
綜上所述,潮劇在演唱時,必須嚴(yán)格遵循潮劇的押韻規(guī)則,才能更好地使唱詞朗朗上口,便于傳誦,讓人聽起來更加悅耳動聽,給人以美的感受。
![]() |
![]() |
管理員
該內(nèi)容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