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沒有不愛的薄殼迎來最肥美的季節!
天壇花園位于廣東省汕頭市濠江區,坐落在汕頭市礐石山東麓,毗鄰礐石風景區,依山傍海,與汕頭市區隔海相望。是粵東一個宗教名勝旅游景點。
天壇花園內著名景點有白花尖大廟、九天禪院、萬佛寶塔等,海角風光,風景獨特。
天壇花園交通便利,有公交直達站點,現免費開放。
情況簡介
天壇花園坐落在廣東省汕頭市濠江區,面朝汕頭內海灣。是游人尋幽攬勝所在。天壇花園由港胞陳錫謙等海外僑胞倡議并誠捐巨資所建成?;▓@內有白花尖大廟、萬佛寶塔、九天禪院、龍船舫、思親堂,堪稱自然風景與人工巧筑奇合的佳構,典雅堂皇廟殿。宏偉壯觀的天壇花園,恰似鑲嵌在礐石風景區的一顆璀璨明珠。
天壇花園中央主體白花尖大廟,也稱九天娘娘廟,1993年10月落成時,該建筑由古建筑工程師所設計、承建,以其規模宏偉,典雅別致,充滿民俗文化藝術景觀,堪稱“潮汕民俗文化大觀園”而備受海內外游客贊賞。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大廟香火鼎盛,香客不絕;已建成集民俗、文化、宗教于一體的旅游勝地。
主要景點
白花尖大廟
白花尖大廟位于礐石東麓天壇花園臨海濱處,其單體面積居全省之冠,也稱九天娘娘廟,1993年10月落成時,有海內外人士多達五萬之眾參加了開光大典,盛況空前,此后成為汕頭旅游熱點。
白花尖大廟由港胞陳錫謙等海外僑胞倡議,并誠捐巨資所興建,大廟主神九天圣母娘娘,又名“九天玄女”,傳說為上古女神,人頭鳥身,是圣母元君弟子、黃帝之師,輔助黃帝戰勝蚩尤安定天下而得敕封為女神。柳錫旺先生在香港九龍官塘區建百花尖廟奉祀。并因夢見女神囑咐:改“百”為“白”,遂改稱“白花尖廟”。陳錫謙先生來汕頭倡建天壇花園工程時,遂移九龍娘廟香火來礐石創九天圣母娘娘廟,故稱為“白花尖大廟”。
大廟于1991年9月17日(農歷八月十四日甲午)奠基,1993年10月3日落成開光??偨ㄖ娣e多達4千平方米,坐西向東,依山面海,與媽嶼島和海灣大橋相望,富麗堂皇,巍然巨構。
大廟門前廣闊的石板埕,寬40米、深40米。中間裝飾石刻雙龍奪寶,還配有雕刻各種龍的白石欄桿,是從江西井岡山運來的石料刻制,莊重雅觀。加之各種花卉盆景,使廣埕別有一番風景。大埕正中,設立“天地父母”亭,鑄聯云:“天恩普施世民沾霖露,地靈人杰安樂升平”。亭后置一對 鐵鑄大香爐。即接近大門之埕置有一對雕藝精湛的大石獅,兩個寶鼎,兩株高聳的木棉樹,還有一口泉水充沛的“青蛙泉”古井。
大廟門樓,立有4枝盤龍大柱,南、北墻各有一幅高2.6米,寬8.75米的大型泥塑浮雕壁畫。北有《女媧補天》,大廟左、右門匾刻“驪山圣母”、“天后圣母”,門聯木刻:“九天廣恩四海直同天,對母渡世眾生施雨露”。大廟門六幅彩繪文武大將尉遲恭、程咬金、魏征、徐茂公、謝映登驅邪的油畫,給游客以威嚴之感。
大廟分三進、一天井,總深60米、寬40米、最高22米,地面全由光滑的石板鋪成,頂蓋橙式琉璃瓦,并飾陶瓷雙龍奪寶,與南鄰寶塔下方周圍神仙祠的青色琉璃瓦對比鮮明,相映成趣。
大門樓南北兩側,筑有高3.6米的四大天王塑像,威風凜凜。大門樓掛著嶺海詩社副社長蔡起賢所撰、市書協副主席蘇伯炯所書隸體木刻長聯:“九天秀色奇南粵可侔唯 石,圣母恩光遠白花普照到 城?!痹谀媳弊呃龋饔幸环?米,闊16米的大型泥塑浮雕《驪山懿德》,《天后顯圣》。北廊墻上嵌有陳錫謙先生所撰的《礐石白花尖》大廟碑記》。
第二進是拜亭。上方兩根橫梁繪有《萬紫千紅總是春》、《江山留勝跡》兩大幅彩色國畫。地面上,巧用色石鋪成個“福”字,別開生面。
第三進是主殿。由蔡起賢先生撰聯曰:“九天靈雨沾南粵,圣母慈云蔭我潮?!笔袝鴧f主席楊鍇先生所書聯:“九宮霧里虛化災難佑萬民,天將英明威震顯赫驅妖邪”。主殿兩側置“肅靜”、“回避”木牌及刀、槍、戟、捶等神具。兩端安放著大鐘、大鼓。正殿塑立九天圣母,左、右奉天后圣母、梨山圣母、玉皇大帝、姜太公、大圣佛祖、七圣娘娘、華佗仙師、大德伯公神像。殿頂天井正中,倒嵌有直徑5米的大型木質八卦圖,賀周雕刻有貼金的十二生肖動物,四條浮塑飛龍繞著八卦圖,還嵌有彩繪仙鶴等壁畫,使整個畫廊圖案絢麗,五彩繽紛。
九天禪院
2007年9月29日,汕頭市天壇花園九天禪院落成慶典,諸佛圣像開光暨法性法師升座慶典法會,在中國佛教協會的支持下簡約而隆重地舉行。
萬佛寶塔
在天壇花園內,白花尖大廟東側,聳立著一座高插云天的廣東“塔王”——56.5米高,直徑28米的九天玄女寶塔。塔下周圍都是神仙塑像,兩層八角形琉璃青瓦建筑群,把寶塔襯托得更為雄偉壯觀。
寶塔坐西向東,與大廟同向,相距僅數十米。塔前有寬廣的850平方米的石板大埕。埕前筑一紅磚墻小廟,內祀伯益公和福德爺(即土地公)兩神。埕上南北兩側,筑有12位小沙彌泥塑,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引人入勝。
塔下祠門樓設三個大門,正門前一對石鼓,各高達1.4米,上下雕有小石獅戲球。 三大門門扇,各彩繪秦瓊與尉遲恭(正門)、神荼與郁壘(北門)、范蠡與比干(南門)的油畫,以示驅邪逐鬼。門樓頂部,正中有1.5米高的大峰祖師泥塑像,旁筑三小亭,飾之青色陶瓷的脊獸。
恩親祠,圍繞于寶塔四周,祠外墻距塔14米,呈八角形,外墻邊長25.98米,建兩層,共高12米,總建筑面積4121平方米,青瓦紅磚,典雅別致。紅磚墻上,除門樓外,其余七面,共設有高1.5米,闊1米,深0.5米的凹形位32個,每個內飾泥塑一幅古代故事人物浮雕,如《武松打虎》、《嫦娥奔月》、《哪咤鬧?!?、《吹蕭引鳳》、《汲泉浮丘》、《東郭先生》、《寇準背靴》、《隆中定策》、《關公》、《梁紅玉》、《穆桂英》等,墻上端橫形連續嵌有彩瓷壁畫花、鳥、蟲、魚、人等。大廟墻上端彩瓷壁畫,美輪美奐,精妙奪目。
祠堂及寶塔,采用古今結合的建筑法,巍然挺立,氣勢俊偉。寶塔建筑面積只3485平方米,共分九層。地面為首層,高6.93米,建筑面積776平方米。第9層高3.3米,建筑158平方米。最頂端是貼金葫蘆,上豎一根以不銹鋼制作的避雷針。寶塔每層筑有水磨石欄桿,下方飾青色琉璃瓦,塔墻嵌白色石板,外觀研麗。第1至7層各設一門,并各設七個假窗,實系以聚脂(俗稱“玻璃鋼',)雕塑佛和菩薩,其中第一層為彌勒佛(高1.5米,闊1.2米),二至三層為普賢菩薩(高1.4米,闊1.1米),四至五層為文殊菩薩(高1.2米,闊1米),六至八層為如來佛(高0.9米,闊0.7米),九層設八個門。 該塔除高度居全省前列,還在塔內筑有常規螺旋形樓梯情況下,仍首創建筑了電梯,可上至第七層,讓老幼也能輕松登上高塔,到塔層外廊飽覽汕頭海天景色。
在這巍峨寶塔南側有一高約60米的半綠半赤的高峰拔地刺天,且有一30多米高的天然石靠于前,刻著“南天一柱”四大行書,令人回味無窮。
![]() |
![]() |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