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沒有不愛的薄殼迎來最肥美的季節!
廣東潮州饒平縣古城三饒鎮雙流寺,是“饒平八景”之首,為粵東名剎,創于宋(960—1279)之前,已于1996年10月23日被批準重建,1999年八月正式動工,大雄寶殿于2001年建成。千年古剎將更加宏偉壯觀重放光彩。
雙流寺在饒平縣的老縣城(今三饒鎮政府所在地)南郊河口塔山北麓,是一座建于 北宋時期的古剎,因寺旁有兩條水在寺前合流而得名。南宋高宗時龍圖閣學士王十朋,號梅溪,在其任福建省泉州知府時曾到三饒拜訪前任知府邱居與。
傳說他夜宿雙流寺,忽聞鼓角聲,起視卻無蹤,遂總覽周圍山川地勢,預言他年必有城堡建于此,并題下:“天下大亂,此處無憂;天下大旱,此處半收”十六個字,后來當地人以石將其鐫刻成《梅溪碑記》,豎立于寺內亭中。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此地辟為新建縣城,并按梅溪碑記內容,取名“饒平”富饒太平的意思)。據有關史料記載,原三流寺依山勢而建,共分三進,主體建筑有山門、前廳、后堂及左右禪房,山門上石匾鐫刻“雙流寺”三個大字,兩邊有聯云:“雙溪飄玉帶,流水映慈航。”寺中有宋代植的桂花,明代植的茶花,故又有:“宋桂誕生供臺佛,明茶清香奉菩提”一聯。
后來幾經戰亂,天災人禍,寺荒廢,但古跡猶存。該寺周圍山環水繞,風景優美。文明古塔屹立在河門山(今名塔山)峰頂,巋巍壯觀。山中林木繁茂蒼翠,曲徑四環,尚有“九曲仙蹤”、“仙石巖”及“第一山”等多處景點,留有古人鐫石墨寶,皆雄健蒼勁,為書家筆跡。
![]() |
![]() |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